《数字印刷》杂志采用电话和微信问卷调研的方式,面向图文快印行业,对“人员基本情况、人才需求情况、人才管理现存问题”进行调研,梳理当前图文快印行业人员管理现状以及管理瓶颈,希冀引发读者思考。
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187份,从图1中可以看出,参与调研的35%的企业,员工数量在100人及以上;15%的企业员工数量在50~100人之间;22%的企业员工数量在20~50人之间;28%的企业员工数量在20人以内。
从调研的样本结构来看,大型图文快印企业参与比例较大,这类企业大多是连锁门店或加工中心,管理体系较为成熟。员工数量在20~50人之间,及20人以内的企业参与比例仅次于百人以上企业数量,相较大型图文快印企业,他们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,抑或是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,所以对人才管理较为严格。
从图2中可以看出,图文快印企业员工年龄层在25~30岁居多,多为1990年左右出生的人,占比51%;从图3中可以看出员工主要学历是高职高专,占比56%。曾有人说过:“如果现在的企业没有90后的员工,那么这个企业便丧失了发展潜力。”现在无论哪个行业,90后员工已经开始独挡一面,成为企业的主力。从事图文快印行业的90后大多是高职高专毕业,文化水平较前几年有所提升。
但众所周知,社会给90后贴的标签大多是学习能力较强、好奇心重、个性张扬、坚持自我、浮躁……一旦90后员工厌倦了这份工作,不喜欢所在的公司,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辞职,这也正是让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头疼的事。
从图4中可以看出,目前图文快印企业大多采用网络招聘和校园招聘的形式进行招聘,分别占比49%和25%。网络招聘具有成本较低、方便快捷、简历流量多、覆盖广、互动性强、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制约等优势,但其存在招聘人才层次受限,增加了招聘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,部分求职者提供虚假信息,增加了人员甄选难度。
相对于网络招聘,校园招聘的应聘者较为单一,都是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,没有从业经验,实操能力较差,但他们掌握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理论知识,可塑性强,上手快,容易接受企业文化,能很快融入企业。相对于校园招聘而言,校企合作仅占比8%,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受到企业和学校观念、国家政策三者的制约,目前还未普及,很多图文快印企业不敢或者不想尝试这种模式。
从图5中可以看出,目前图文快印企业最缺乏的是技术型人才,占比52%,管理和营销人才各占比20%。这也反映出图文快印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。技术人才的缺乏与目前从业人员的年龄不无关系。图文快印工作相对单一,时间久了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,没有工作激情,而现在企业的主力军又都是90后员工,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从事技术型工作难有长性。
相对于对技术员工的迫切需求,对营销和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小。很多图文快印企业老板自己负责跑业务,而且对店长等比较重要的管理位置选角会异常慎重,一般会选择自己亲密的人或自己培养,直接聘请空降兵的风险较大。
从图6中可以看出,企业在招聘时主要看中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,占比34%,其次比较重视应聘人员的学习能力,占比28%。此项调查结果与“图文快印企业主要缺乏的人才类型”结果匹配。企业更愿意接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,他们熟悉整个工作流程,能够立即上手,无需老员工传帮带,但用人成本会增加。
员工流失率就是在统计期内离职员工占单位员工总数的比例,员工流失率=员工流失人数/(期初员工人数+本期增加员工人数)×100%。员工流失率指标的高低根据企业性质而定,传统企业一般以2~4%为正常,即在一年内一百个员工中流失为2~4个。
从图7中可以看出,43%的图文快印企业员工流动率在5%以内,在正常范围内;34%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在6%~10%,12%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在11%~20%之间,11%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在20%以上。从整个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可以看出,图文快印行业的员工流失率处于正常范围,行业人员流动呈现出健康的态势,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在20%以上。
从图8中可以看出,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酬问题,占比60%,其次是员工看不到晋升空间,占比22%;再次是不认同企业文化,占比12%;排名最后是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占比6%。
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员工离职主要原因是薪酬问题,但在“您认为应对员工离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”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如图9所示。加薪这一项占比34%;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”仅次于“加薪”,占比28%;然后是“股份制”,占比18%; 职位晋升占比11%;在职培训,自我提升占比9%。
结合两个问题的调研结果,我们不难发现,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和留住员工的实施措施并不完全匹配。虽然大多数人认识到薪资是员工离开或者留下的主要原因,但为了节约控制成本,真正用加薪留住员工的企业并没有预想得多,很多企业在舍弃加薪这种留人的方式后,更多地选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,增加软实力,该项成本相对较少。
因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赚钱,在选择留住人才的方式上,更多的企业会选择控制人工成本,加强如企业文化建设、采用股权激励、提供晋升机会等路径